2009年8月13日星期四

陳承龍:擬上A股 物美身價升

目前港股正處於上落整固格局,短線方面,筆者認為可以留意昨日公布成功引入基金籌集逾16.5億元的內地超市股
物美商業(8277)。看好該股的原因,最主要是內地的超級市場零售業務與生活及內需息息相關,而物美又擁有自己的便利店,再加上新的資金配合,應有利物美進一步擴張。

投資者支持3年內上A股

不過,更重要一點是,由於是次公司配售的股份中涉及內資股,目的是尋求A股上市,多了這張回歸A股的入場券,物美的身價也可望相應提升。

物美分別向德州太平洋旗下基金TPG Asia及弘毅投資的關聯公司FitSports,配售8455萬股及1545萬股H股,作價每股11元,涉及總額11億元。此外,公司又再向弘毅投資及聯想控股(
聯想集團(0992)母公司)分別配售4152萬股及848萬股內資股,作價每份內資股9.26元人民幣,涉及總額4.85億元人民幣。

根據內資股
認購協議,內資股投資者同意支持該公司尋求3年內在內地A股市場上市。物美估計,所得款項淨額將約為16.5億元,並擬把資金用於持續擴充中國店舖網絡及進行潛在收購。

目前物美及其聯營公司、合營企業直接擁有,及通過訂立特許經營協議或委託經營和管理協議經營與管理的零售網絡共424間,其中大型超市107間,便利超市317間。雖然店舖不多,但今年上半年的收益也能升22.9%至57億元人民幣。若與同業
聯華超市(0980)比較,成績相當不俗,因為截至去年底,聯華的店舖達3716間,但去年全年營業額則為164億元人民幣,若按比例計,物美似乎跑贏聯華很多,這可以反映物美的店舖規模較大。

毛利率18.1%冠同業

除此之外,在毛利率方面,物美也是同業之冠,單是去年全年(因其他超市股仍未公布今年上半年業績),物美的毛利率高達18.1%,而聯華及京客隆
(0814)則為13.6%和14%。

中短線看15.54元

無疑物美現價11.96元的今年預測
市盈率約28.5倍,並不便宜,但考慮上述優勢,尚算合理。至於走勢方面,物美營造上升旗形形態,股價接近完成整固,14天RSI已回落至中軸支持,估計後市有力再上,可不妨考慮在現水平吸納,中短線目標價可看早前的高位15.54元。


楊智佳:長和業績日 港股73%升

A股急挫令港股投資者恐懼大調整來臨,但筆者認為大市只屬小型調整,並回升在即,因此今天可能是入市吉日。另外,數據顯示長和公布業績當日,港股上升居多,且看港股今日能否反彈。
昨日內地A股交易時段缺乏利淡消息,但主要指數仍挫半成。投資者一向最恐懼的是無消息之下股市下跌,於是本港的藍籌、
國企股亦成拋售對象。恒指昨日收報21074點,跌639點;國指下滑332點,報11656點。大市成交750億元。

A股調整見底 低吸A50

內地滬綜指昨日收市報3112點,下跌152點。技術上,雖然指數跌穿了「小雙頂」頸線3174點,走勢偏弱,但預料於3000點仍將出現支持。此外,A股昨日成交萎縮至升市以來的偏
低水平,根據升市以來的趨勢,這反而是短線見底的信號。

現階段市場正憂慮A股出現的不是小型調整,而是大型調整,一旦大型調整來臨,成交萎縮象徵短線見底的信號則未必管用。不過,投資者亦毋須太恐慌,原因是近日A股主要受到中央政策消息拖累而下跌,根據過往經驗,A股因政策消息而構成的跌勢往往只屬短暫。事實上,A股由高位回落幅度大約一成,於牛市之中,面對這樣的調整幅度,已值得投資者低吸,港股投資者可考慮買入最直接受惠A股反彈的
A50中國基金(2823)

內房股見支持

港股方面,恒指的9天
RSI下降至53.4,接近50中軸。由3月中至今,港股每次出現小型調整,9天RSI跌至50中軸左右便會見底,大市亦會展開新一輪升勢。若剛過去數天的大市波動只屬小型調整的話,則恒指有可能即將展開新一輪升勢,至少機會是明顯高於調整超過2000點。因此,無論今日港股是升是跌,筆者均視此時為中短線入市的良機。

股份方面,內房股往往於大市短線升浪之中首先起動,近日相關股份於低位漸見支持,信貸緊縮、政府收回地皮等等壞消息亦已反映於股價之上,目前是值得注意的板塊。至於同樣自7月中以來走勢落後的內銀股及新能源股份,亦值得持有。

長和今日將公布中期業績,根據本報數據顯示,長和公布業績當日,港股上升的機會較大,且看港股今日能否錄得反彈。

業績日 長實上升機會勝和黃

自2000年至今,長和共公布了19次業績,本欄比較公布業績當日的恒指表現後,發現恒指當日贏多輸少,上升次數達到14次,上升比例達到73.7%,至於平均回報則為0.22%(見表1)。若觀察包括業績公布日在內的一周表現,亦錄得12次上升,上升比例63.2%,平均回報0.68%,亦算不俗。

至於
長實(0001)和黃(0013)方面,於業績公布當日,表現卻迥異。當中,長實表現相比和黃為佳,上升次數達到13次,上升比例68.4%,平均回報0.5%(見表2);至於和黃上升次數只有10次,上升比例52.6%,平均回報0.2%。

至於連同業績公布日的一周表現方面,長實亦屬較佳,上升次數為11次,上升比例57.9%,平均回報1.86%;至於和黃上升次數只有9次,上升比例47.4%,平均回報0.19%。


曹嘉聰:華電具兩大賣點 2.8元吸

華電國際(1071)日前公布半年業績,確定了扭虧為盈的勢頭,估值在短期內料可提升。而且,集團擬透過非公開渠道於A股集資,以及母公司有機會注入新能源業務,為集團加添賣點。昨日恒指雖跌超過600點,華電股價仍能企穩,可看高一線。

受惠獲准調高電費,華電上半年成功扭虧為盈。今年上半年,華電錄得純利5.45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去年同期虧損5.06億元大為改善。首先,內地於去年7至8月兩度調高電費,於整個半年反映。

煤價下跌 減輕成本

煤價於業績期內下降,減輕華電的成本壓力。期內,集團的單位燃料成本為216.3元/兆瓦時(即每生產1兆瓦時電力,需要216.3元燃料成本),明顯較08年上半年的230.8元/兆瓦時低,顯示華電生產每一度電的成本,較去年大幅回落。

另一邊廂,內地經濟見復蘇之勢,期內集團的發電量亦有增長。今年首6個月,總發電量達到50.07百萬兆瓦時,較去年同期增長5.2%;上網電量46.57百萬兆瓦時,較08年同期增長5.1%。內地按月出口量回升,不少工廠訂單復增,下半年發電量料續有增長。

以上的數據,均反映華電的基本因素大幅改善,估值料可進一步上升。

發新A股 刺激H股價格

此外,華電亦沾上兩大當時得令概念,增添賣點。第一,集團於公告指出,擬向不超過10名特定對象發行7.5億股新股,
認購者包括母公司中國華電集團公司,每股最低認購價為4.5元,遠高於現時H股價格。正如德銀分析員Michael Tong於研究報告指出,計劃中的A股配售,對H股股東可起增值作用。

母公司或注入新能源項目

第二,華電亦有新能源概念。華電母公司發展的新能源業務,日後有機會注入。例如,華電母公司獲邀於與青海省政府洽淡,商討建立光伏發電場的可能性。另外,母公司手頭上亦有一些風力發電、水力發電等資產,日後不排除會注入華電,為股價增添動力。

現時,華電的估值較同業為低,相信公布了這份業績之後,差距可以拉近。彭博綜合券商估計,華電的預測
市盈率為12.3倍,較華能(0902)大唐(0991)的18倍至19倍低。華電市帳率1.32倍,亦較同業為低,不妨於2.8港元吸納,短線上望1.5倍市帳率的3.2港元。


張兆聰:內房股再跌一成可吸

內地股市大跌,上證指單日跌近5%,港股應聲急挫638點,收報20,435點,成交金額750億元。市傳內地調高印花稅是A股暴跌的主因,但執筆時仍未有任何公布,股市反應如此激烈,就算有任何計劃相信亦會再作研究。內地股市明顯已步入調整期,筆者相信守得住3000點關口的機會一般,估計短線尚有約10%的下跌空間。日前推介的
中資銀行股,連日來抗跌力相當強,一旦市場調整完結,上升力度料頗強;若果要求有較大的上升幅度,筆者認為內房股開始進入可考慮範圍,較現價跌約10%可入市。

內地股市急跌,當中有一個危險信號,就是成交額仍偏低。一個調整浪要完結,通常以大成交額告終,反映要拋售的都已拋售,買盤亦開始積極入市。上證指昨日成交額僅1627億元人民幣,雖然較過去兩個交易日略為增加,但在7月至今卻屬偏
低水平,反映市場確實有投資者拋售,但在現水平仍缺乏足夠買盤入市承接,形成縮量暴跌情。上證指由低位1664點起步,最高升至3478點,假設調整23.6%,便於3050點見支持。然而跌至接近3100點仍未見成交上升,相信要下試2785點才會有較強力支持。

港股方面,過去7個交易日曾出現4支大陰燭,但其實大市一直在20300點至21000點水平上落,調整根本就尚未出現。港股由7月13日大約17200點起步,到本月初高見21196點,升幅逾23%,但期間
匯控(0005)最多升了40.8%,中移動(0941)亦升了28%,均跑贏大市,不計兩股的貢獻,粗略估計恒指仍處於約18500點水平。抵消兩大重磅股貢獻的,主要是中資銀行股,最多升幅普遍僅大約15%,近期更較大市提前調整,故昨日港股持續下跌,內銀股均未見太大沽壓,具備率先反彈的條件,值得看好。

龍頭中國海外最值博

內房股方面,多個大城市的樓價,特別是深圳、上海和北京,確實炒得頗為過分,市場憂慮會引起中央關注,股價轉弱多時。筆者仍看好內房股的中長線前景,候低吸納並持有絕對有利可圖。
入市時機方面,3月低位至近期高位的黃金比率,內房股普遍處於調整了23.6%的水平,倘續下跌約8%至10%,將整個升浪調整幅度擴大至38.2%,值博率便會顯著上升。選擇方面,由於市未明,還是以龍頭
中國海外(0688)較佳,以單一城市為基地的,由於政策風險高得難以估計,不宜沾手。


江宗仁:恒指今再上試21000 議息前夕 資金偷步買美股

中港股市昨日急瀉,似乎滿足了淡友的預期,可是到了晚上,在聯儲局議息聲明公布前,資金偷步買美股,加上經濟數據向好,道指開市不久便漲升逾百點。美股升勢若能維持至收市,則今天恒指會來一次大反彈,不單是
中資金融股會有較好表現,昨天出現較大幅度調整的匯控(0005)新地(0016)等,都可加入領導升市的行列,恒指有機會重上21000點,甚至是更高的水平。

恒指昨天跌了639點,收報20435點,跌穿了本欄預定的20600點防守線。不過,跌市來得頗為被動,早上開市已跌,是因為道指隔晚跌了90餘點,加上內地A股亦偏弱,中午收市前恒指跌幅一度收窄,重上20600點之上。可是午後開市,因為A股跌幅擴大,令恒指午後裂口多跌200點,不過,此後只是在低位橫行至收市,總算有一定防守力,特別是本欄近期看好的內銀及內房股,表現均勝大市。

上證調整逾一成 再跌空間有限

上證指數昨天跌4.66%,近期累積跌幅已近11%(見圖1),為2月以來最大的一次調整。內地的評論對跌市提出種種理由,如7月的信貸大幅收縮,特別被視為用作炒作的短期貸款減得特別厲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亦見放緩等等。不過,筆者認為這只是調整借口,升得多自有調整的壓力,筆者仍然把上證的防守線定於2950點至3050點間,昨天收報3112點。

昨晚支持美股上揚的好消息,包括6月貿赤較預期少,地產商Toll Brothers截至7月底的第3季,簽約售出單位共837套,按年升了3%,是4年來首次上升,而第2季二手樓成交亦較首季上升,種種象都顯示美國樓市回穩。道指於本港時間今早零時30分升了121點,升幅較多的股份類別依次為金融、科技及電訊股。

央行過早撤市會前功盡廢

近期投資市場的難題是各地的救市措施,是撤還是不撤?中國7月的新增信貸急降,即引來政府措施撤退的聯想,引發A股大瀉。今天清晨聯儲局將會發表議息聲明,投資者也希望能從中窺探該局是撤還是留,若投資者嗅到一點聯儲局行將撤市的信息,
環球股市可能又有一番折騰;若主席伯南克繼續派定心,表明有一段長時間都不會加息,則環球股市會鬆一口氣,有助港股重納升軌。

伯南克不敢輕言撤市

市場十分關注撤與不撤的問題,因為央行若掌握錯了時機,過早收緊貨幣政策,便會令呈現復蘇曙光的經濟再度回落。這種貨幣政策的失誤早有前科,附圖2可見,在上世紀30年代美國經濟出現大蕭條時,聯儲局放寬貨幣政策挽救經濟,之後1933年至1936年間,經濟由谷底大幅反彈,1936年聯儲局因恐怕銀行的儲備金過多,引發信貸過度膨脹,觸發通脹,於是大幅調升銀行的存款準備金比率,即把銀行的部分儲備金鎖起來,不得外借,準備金率由12%大幅調升至26%,終於美國經濟在1937至38年間再陷衰退,形成所謂的雙底衰退。

同樣,日本在十多年來的經濟不景中,央行也曾過早撤回寬鬆的貨幣政策而令經濟再陷險境,反反覆覆。伯南克是研究經濟大蕭條現象的專家,他應明白到若過早收回貨幣政策措施,將會前功盡廢,所以,筆者傾向相信聯儲局今次議息會議不會貿然有什麼撤市措施,大家今早起身便知龍與鳳了。

英央行暗示兩年內不加息

執筆時聯儲局議息聲明內容未公布,不過,伯南克同行英倫銀行行長金默文昨天就率先預報英國經濟的復蘇會緩慢,復蘇的時間及步伐充滿變數,今年通脹會低於1%,明年也會低於央行的2%目標,相信最快也要到2012年底才能達2%。理由?未來一兩年銀行仍忙於重整資產負債表,不會積極放貸。英央行的立場對明年初加息的預期可說澆了一盆冷水。

溫總不斷重申積極財政政策,適度寬鬆貨幣政策均不變,其實也是心裏對復蘇前景「無底」。儘管眼下美國經濟有改善,但伯南克也難說清楚復蘇前景,現階段就談撤市,風險會很大。
所以,若股市因擔心內地調控、美國加息而大跌,將會是吸納的良機,因為全球央行及政府都沒有撤市的信心。

昨天內銀股雖說表現較穩,工、中、建、交四大行股價跌幅在2%以內,但
中信銀行(0998)全日則跌了4.64%,理由是較小型的內銀在下半年信貸放緩中,受到資本充足比率的限制,新增信貸的減速會較大型銀行為大。內地傳媒指出,五大國有銀行7月人民幣信貸新增1500多億元,依然是信貸主力,而12家中小型股份制銀行總僅增長270多億元,其中一些銀行出現了今年罕見的環比倒退,如中信銀行、民生銀行、光大銀行、華夏銀行等銀行均見按月少了數十億元。

小型內銀 受放貸減速影響較大

一些股份制銀行界人士指出:「監管領導在今年的年中會議上批評了我們,很嚴厲。提示我們要注意資本充足率、流動性資產比例等監管指標,下半年不能盲目追求規模擴張。」所以,相信大型國有銀行有機會在下半年進一步爭取市場佔有率。所以,買內銀也是寧大莫小。


施慧雅:合富輝煌具潛質 2.3元以下收集

近日慧雅跟一位在內地從事地產業的友人午膳,席間友人提到過去幾個月,內地樓巿的表現實在十分強勁。基本上,友人的觀察是,內地人民對政府是十分信任,而他們普遍相信現時中央是為樓市開了綠燈,於是乎在近幾個月來,是興起了一股買樓熱。

值得留意的是,現時內地位處巿中心的地皮和新樓盤供應已愈來愈少,於是乎,不少有心置業的人士很多時都要在巿郊置業。據慧雅聽聞,不少北京居民在置業時,若是要買新樓,很多時都要走到五環以外。以慧雅之見,有關發展的其中一個結果,是巿中心一帶的二手樓,吸引力應會不斷增加。事實上,內地過去幾年落成的新樓,質素是較以前的明顯為佳,而這情下,這些樓宇的二手巿場應是有望逐漸建立起來。

樓市熾熱利好代理業

基本上,慧雅相信內地住宅的二手巿場應是形成中,這發展應對經紀業有利。目前而言,合富輝煌(0733)是廣州最大的地產經紀,在廣東其他主要城市例如佛山、東莞,亦有不俗的市場份額,因此,應可在這行業的發展中分得一杯羹。過去一年,合富輝煌的最大問題是在廣東以外大力發展二手業務,令公司去年出現虧損。不過,隨公司大力收縮廣東以外的二手業務,以及今年以來整體樓市成交大幅反彈,合富輝煌的經營情應可逐步改善。

總括而言,慧雅認為合富輝煌可以留意,始終內地地產巿場發展應是處於起步階段,以公司目前的盈利基數而言,改善空間可以很大,故此建議在2.3元以下收集,並以2.7元為目標價。


曾淵滄:巨利在手不妨先食糊

前一陣子,我告訴大家我決定賣掉一部份富力地產( 2777),取回全部成本,剩餘的就是免費的。現在,我決定再進一步減持,把一部份已到手的利潤變現。

儘管溫總不斷地說寬鬆的貨幣政策不會改變,但是我依然相信「微調」是會同時進行。我認為所謂「微調」就是不同行業有不同的支持力度,而炒樓始終不會是中央支持的行為。我觀察富力的股價走勢,也覺得高峯期早在 6月份出現,儘管恒指不斷地創新高,富力股價一直無法突破 6月的高峯期。

除了富力,我也開始減持中國建材( 3323),這兩隻股是我在這一輪牛市最早買入的股,股價從去年低位算起,升幅非常大,一旦出現調整,幅度也會相當大。

2003年我以不足 3元低價買入新世界發展( 017),之後股價上升,我再以超過 5元的價格參加供股,之後股價再上升,但是, 2004年初的一場調整,幾乎打回原形。 2004年初,新世界股價最高 9.65元,眼見就快破 10元大關,但調整開始了,那場調整長達數月,在 5月份時的低位僅 4.40元,調整幅度超過 5成,比我的供股價還低,當時的壓力相當大。

現在我年紀大了,視投資為娛樂,有巨大利潤不妨先套利,讓自己輕鬆一點。

我一直相信,升幅越大的股一旦遇上大型調整,跌幅也越大,因此,儘管我依然相信中國基建不會放慢,水泥需求不會減少,但是,中國建材的股價從去年低位算起,升幅也超過 10倍,不足一年升幅 10倍的股,除了那些會變身的神仙股外,的確少見。

還有,近來熱爆的新股北京金隅( 2009)上市後,股價表現得差強人意,金隅的主要業務也是賣水泥,這使我擔心以目前的走勢而言,水泥股可能已經炒過頭了。

港交所( 388)公佈半年業績,利潤 22億元,與去年同期比較少了 26%,平均每日成交額為 583億元,也比去年同期下降 33%。 2007年底我賣掉港交所股票以後,一直想找機會買回,至今仍然沒有機會,錯失了今年最低價 50多元的機會。

2007年港交所的高峯價 268元是在港股直通車的背景下創造出來的,沒有港股直通車,港交所每日的成交額不易突破。將來滙控( 005)等香港大藍籌股回上海 A股上市,港交所的成交額就會遠遠地被上海交易所拋到後頭,因為目前在香港買賣股票的錢,有一部份是內地居民用各種各樣的渠道或明或暗地帶到香港。


張士佳:活用期權減低風險

昨日大市終告大跌,一連幾日的上升,缺乏成交支持,乾升在資金市中並非好現象,筆者作為好友,也選擇在乾升中,沽出認購期權作對冲。有讀者不諳期權,電郵士佳,既然看淡,何不平掉期貨及現貨,反而用期權對冲?

期權在國外較盛行,但在香港無論怎推廣,也不普及。其實期權只是工具,在一些特定情況,可加以利用,為其他投資工具作取長補短之效。

士佳近月一直是好友,但上證綜合指數在低位 1665上升了一倍,內地流傳動態微調,或多或少對港股有點影響,但這個影響只會拖住港股,而唔會令港股大跌,因為今次跌市主凶是中國移動( 941),其他只是藉口,君不見中移動反彈, A股下跌。

A股擴容以致拖低 A股關係明顯,而中移動是港股大藍籌,唔應該令港股大跌, A股下跌屬心理影響居多,而美股現階段又反覆向上,在諸多不利因素下,標普仍能上企 1000點,而上月標普陰陽燭有條長長的下影線,對港股應有助力,兩者權衡,港股應不是微升便是微跌,月初期指開市位在 20566水平,結算應在上下 1000點以內,即 19566-21566之間,而近日業績無甚驚喜,所以筆者猜短期屬微跌之象,故選擇沽出認購期權。

以 21200認購期權為例,筆者沽出時期指在 20700水平,收期權金 450點,以一張期權對冲一張期指計算,前天期指最高 21061,即期指賺了 361點,期權蝕了 80點;昨天期指下跌收 20484,期權收 295點,即期指蝕了 216點,期權賺了 155點。換言之升時賺了 281點,跌時蝕了 61點,大家是否覺得此組合係寓守於攻,升時賺少一點,但跌時卻蝕少好多?這便簡單說明其用處,當然若大市繼續走低,對冲作用便會逐漸消失,但士佳睇大市充其量跌多幾百一千,到時乾脆平掉期指,將整個期指組合成本拉低 400多點。

但為何不乾脆平掉,吉倉應市,待 19500-19800才再入市?因為要在市場上長期存活,就唔可以忘記一句說話,如果看錯點算?

如果大市不調直升,士佳看中市空手回,會遺憾一個牛市,相反,若大市到 19500繼續下跌呢?看錯市,蝕錢是活該的!


陳永陸:汽車股焦點在轎車市場

港股昨日急插逾 600點,主要是跟隨 A股回調,昨日已提過, A股回調是正常表現,只是昨日一步到位的跌幅有點駭人而已,但好處是加快整固步伐。

暫時基調不算太壞,當作是升勢過急後的正常調整。港交所( 388)業績合乎預期,股價仍跌 3.9%,雖然港股成交已較去年底好轉,新股上市熱潮又再燃,但上月港交所股價已大升超過 2成,相信已充份反映利好因素,整固在所難免。

汽車股一度成為大家焦點, 7月份銷售報捷,但仍難敵跌市。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內地汽車銷售按年增長 63.57%至 108.56萬輛。內地汽車現時基本可分為「乘用車」及「商用車」兩大類,其中乘用車可細分為轎車、多功能車等,商用車則可細分為客車、貨車(包括皮卡車)等。

由於內地政策傾斜於低排量車,所以乘用車特別是低排量轎車,就成為了汽車銷售增長的火車頭, 7月份的乘用車銷售亦跑贏汽車的整體銷售,按年增長 70.54%至 83.26萬輛,商用車銷售增長 44.%至 25.30萬輛。這個數字反映了甚麼?我們不如再看看長城汽車( 2333)剛公佈的業績,其盈利按年倒退 35.8%至 2.62億元人民幣(下同),但期內營業卻升 12%至 51.5億元,主因是由銷量增加近 7倍的轎車帶動。

長城表示,未來除了發展皮卡及運動型多功能車外,還會將進一步拓展轎車市場,並預計轎車將會是未來銷量的主要增長點。長城這份成績表及公司的發展計劃,某程度上反映內地車企的高排量汽車及出口業務仍未復蘇,車企短期內的增長仍看轎車。

由於轎車短期內仍為行業亮點,所以主要產銷轎車為主的駿威汽車( 203)及吉利汽車( 175),盈利前景應會較佳。駿威旗下的經濟型轎車飛度( FIT)、思迪( CITY)及中高級轎車雅閣( Accord),各佔總銷售約 5成,兩類車種的 7月份銷售表現各異,分別為增長 41%及下降 7%,反映中高級轎車仍然拖低銷售增長。

吉利近年雖亦有開發高檔轎車,但現階段仍以產銷經濟型轎車為主,所以吉利更為看俏。雖然其股價自本欄 5月底介紹後,已上升 2成多,但預期 PE約 13倍,估值合理可入。


譚紹興:航運股夏天沽秋天買

昨日港股大幅下挫 638點, 21000點得而復失,這一次港股的下跌太過顯而易見,大戶造淡的手法頗為着迹。

在過去兩日,筆者已在本欄指出,大市連創兩日近期新高收市,但成交則連續兩日縮減,尤其是前日更跌至不足 700億元,成交明顯與升勢背馳。再加上近日大戶一改攻勢,將沽空盤再度集中於多隻重磅指數成份股,明顯將「火力」對準大市,頗有推低恒指的意圖。故昨日筆者便在本欄指出,恒指可能正在尋找短期頂位。

表面證據雖然反映大戶漸有造淡迹象,惟其手法頗為着迹,而在股市經常是虛則實之,過於明顯的走勢往往是陷阱居多,故大家亦不宜看得太淡,提防大市「插兩插」便又掉頭回升,而筆者反而會在低位候機吸納。

至於這一次的下調目標,以恒指由 7月 13日低位 17185點,大幅飆升至本月高位 21196點計算,在不足一個月內勁升 4011點,略作調整也不為過。而調整量度跌幅的 0.382及 0.5位分別為 19664點及 19190點,同時近日 50日線暫處於 18958點,正緩緩上升,估計稍後將會進一步升至 19000多點水平,剛好逼近量度幅度 0.5的水平,故相信大市短期在 19100水平左右應有一定支持。

另一方面,根據恒指升到一些重要心理關口位時之 Pattern,往往不會一次過便跌破,大都會有回馬槍,反覆一段時間,才有較明確走勢。因此,「第一次」的跌破,很多時是趁低吸納良機,隨後第二、第三甚至第四次,則可能已是「水尾」了,正如一個乒乓球跌落地上,第一次反彈往往是最強勁,跟着便越彈越弱,所以若要博反彈便要博第一次反彈。

昨日港股的沽空金額進一步增至 45億多元,而較龐大的沽空股份除了個別重磅股外,卻多了一隻中國遠洋( 1919),其沽空金額達 3.1億元,佔其昨日成交的 35%,亦即每 10股成交便有大約 3.5股來自沽空,這可謂頗高的沽空比率。

仍記得上月在課程中,筆者建議同學們在 8月初趁高位沽售中遠,等 9月再趁低買入,原因是在過往多年,航運業(尤其是乾散貨運方面),一向有頗強的季節韻律,一般策略是「夏天沽貨,秋天買貨」。這季節性的現象,主要是基於航運業的運作模式所致,此點有空再談。

在過去多個大牛市中,航運股大都是累積升幅較大的股份之一,中遠亦是不少機構投資者主要持有的國內航運股,故在低位往往會有一定買盤承接。中遠昨日微微跌破 20日線 10.97元,相信要進一步下挫至 9.50元左右才有較大支持。筆者認為中遠及中海發展( 1138)都是可考慮趁低「殘」時吸納作長線持有的國內航運股。


沈振盈:個別內房股已找到底位

市況繼續反覆,上周五急挫,本周初兩日收復失地兼且升凸,誰又料到昨日一日又打回原形。內地股市持續的跌勢是一個陰影,但始終 A股累積升幅太多,而且自年初至今並沒有出現過似樣的調整,自然較為波動。港股對 A股的反應,也並非完全跟足, A股跌得急時,自然會出現震盪,卻不代表 A股跌港股一定跌。

港股其實仍在進行上落市的格局,可說是高位整固。近期很多人憂慮內地會出手打壓股市,若從正常的思維分析,中央政策是不會在現階段改變,令股市降溫及調整反而是正面而健康的發展。

昨日 A股大跌,恒指勁跌 638點,但個別股份已出現見底訊號,情況跟 7月 13日一樣,在指數尋底的數天,個別股份已不肯跟大市跌,兼且圖表上發出買入訊號。未來兩天可繼續留意,若指數再跌而此等股份能逆市而升,便是入市吸納的時機。

首先值得留意的板塊為內房股,龍頭中國海外( 688)仍處跌勢,暫未是買入時候,但上置集團( 1207)、沿海家園( 1124)及合生創展( 754)已能築起支持平台,價位分別為 0.9元、 0.7元及 11.4元。若然這兩天此 3股再沒有跟大市而跌,便可考慮吸納,以上述支持平台作止蝕位。

內銀股昨日低開後見支持,上午曾反彈,但下午敵不過內地跌市而回軟。不過,從盤路見到買盤非等閒之輩,要密切留意。

8月相信已確認是調整市, A股下跌但美股高踞不下,港股就不上不落。樂觀看, 8月恒指低位應在 19800至 20200;悲觀看,也可守穩 50日平均線 18958。如何入市?可因應上述支持位分段調配。


胡孟青:借屍還魂還須好碼頭

昨日講到有機會問鼎今年「最有前途新人獎」嘅福山能源( 639),如何「醜女大翻身」,今日講吓本身入咗 ICU成植物人嘅上市公司,如可靠「唧」,躋身散戶最愛。

潮流興擠壓,靚模一夾,龍友忘晒形;至於上市公司若然獲新股東「一唧再唧」,逐步注入優良資產,點會唔令股民笑逐顏開?講緊係股價急升嘅光滙石油( 933),前身叫做先來國際,喺去年引入新股東,易容變作海上加油站,盈利即時急增超過兩倍,點只係借屍還魂,話佢係「點屍成金」亦唔過份。

先來 95年上市,一度係基金愛股,佢係當時夢特嬌( Montagut)嘅香港代理,大家當年應該見過唔少出入夜場嘅大豪客,或者老細級人馬,都以佢哋嘅絲質反光 POLO恤為榮,唔介意以貼身剪裁將豬腩肉示人。可惜先來上市冇耐,突然冇咗代理權,惟有自創「 IXESSE」品牌,既然大家都冇乜聽過呢個牌子,下場好明顯係基金洗倉。

自此先來就過住炒股炒樓嘅生活,亦過得唔差,現金水平超過 6億元。市場一直等佢發圍,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去年中大股東薛光林通過連串資產轉換將先來變身,易名光滙石油,隨即將海上加油服務「唧」入上市公司。話晒目前海上供油仍係非常小眾生意,除咗佢哋只得 4間包括中石化等國企有牌經營,難怪可以咁快喺半年內令公司起死回生,盈利大增兩倍至 1.7億元。

目前海上加油係免徵稅,亦不受國內燃油進口配額限制,可以話完全唔受政策變化影響,國際航線嘅船隊亦樂意嚟「食飽飽」先再出海搵食。不過呢行都有隱憂,行內人話目前即使全國年銷售量超過 200萬噸,有八成市場份額由中國船舶燃料公司獨佔,即使光滙喺鹽田港係獨家,又有倉儲、碼頭及船舶,業內競爭仍然激烈。

公司亦知道呢個死穴,盡量將業務多樣化。先同中石油( 857)合作開發天然氣,最新打算喺大連搞個 800萬立方米石油倉儲,投資額高近 70億元。呢個部署好有戰略性,因為本身係全國政協委員嘅薛光林,早喺 03年已呼籲喺深圳設立石油期貨交易所。中國是全球第二大原油進口國, 47%要靠入口,無論實際定政治考慮,設立石油期貨平台事在必行,光滙食正呢條水,提供石油倉儲,點會唔水漲船高?


林少陽:炒復蘇概念忌過份樂觀

踏入 8月,進入上市公司中期業績高峯期。一般相信,投資的着眼點應該是公司的前景,況且稍有留意財經新聞的,相信不看也大概知道,絕大部份上市公司上半年的業績,好極有限。

然而,預測未來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若一家公司連往績也沒有,根本就無從推測其未來的業績是好是壞。因此,雖然我們明知,研究一家公司的往績,有如用倒後鏡駕駛汽車,是非常危險的高難度動作,仍不得不花時間看業績公告。

亦因此,我向來對新股上市都興趣不濃,事關如果新股真的好掂,獲分配的份額肯定少得可憐。反之,包銷商會一句多謝,將所有你認購的全數交收。當然,我身邊不少「新股王」在認購新股嘗過不少甜頭,但是大家「心照」那不算投資,着眼點其實在對短期市況是否延續旺勢的判斷上,至於新股是賣洗頭水還是經營髮廊,都無關痛癢。既然是投機,致勝的關鍵在於快、狠及準,而且無論輸贏都是掛牌首日套現離場。當然,亦有少數例外,但是為安全起見,投資者不應輕易行使「酌情權」。

剛看過東方海外( 316)及重慶鋼鐵( 1053)的中期業績,提醒我投資者預期中的復蘇,必須真的很強勁,才能合理化這批股份過去大半年的升勢。我絕對同意,最近無論是鋼材及集裝箱運費,都已逐步見底回升。

然而,要兩家公司的盈利升至配合目前市值的水平,恐怕不只等半年至一年時間。然而,雖然成熟市場經濟領先指標觸底反彈,但前日公佈的中國 7月份出口數據,按月表現雖有所改善,按年跌幅卻再度擴大。看來,投資者要稍為調整一下偏向樂觀的情緒。


陸羽仁 - 企業CEO:信心

美國聯儲局議息會議後表示美國經濟開始好轉,今年都不會加息,利好消息刺激美股大漲,杜指開市即抽升逾120點,之後在高位徘徊,午後更一度升越9400點,大升183點,但臨近收市升幅收窄,但仍保持不俗嘅升幅,收復前兩天的失地。

杜指收報9362點,升120點或1.3%,全日最高9424,最低9221點。標普500指數重上1000點大關,收報1006點,升11點或1.2%;納指收報1999點,漲29點或1.5%。紐約證交所成交淡靜,只有13億股。杜指期貨最新報9319點,比現貨低水43點。

聯儲局貨幣政策會議結束,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 或FOMC)表示,已看到經濟更為穩定的跡象,但以10票贊成、0票反對的結果將聯邦基金目標利率維持在0至0.25厘區間,並重申在一段時間內會繼續將利率維持在特低水平(exceptionally low "for an extended period"),反映聯儲局官員對經濟前景並非全面樂觀,市場預計今年內都不會加息。

事實上,聯儲局對經濟狀況的描述基本類似其6月份的政策聲明,但語調較積極,例如形容「經濟活動回復平順」(economic activity is leveling out),比上次會議形容「經濟收縮放緩」(the pace of economic contraction is slowing)為佳。

聲明亦列出了一系列美國正面對的經濟問題,包括家庭支出受抑制、失業、收入增長緩慢、家庭財富減少以及信貸緊縮等。聲明中表像,家庭支出繼續呈現回穩跡象,但支出情況總體仍受到抑制。

股市對聯儲局的聲明反應正面,認為這樣可以長時期維持低息環境,若聯儲形容經濟回升太快或有通脹危險,可能好快要提升利息。但摩根大通經濟學師Michael Feroli表示,FOMC對經濟增長形勢改善的描述如此有限,令他感到意外。

此外,聯儲局表示,為了確保債券市場的平穩過渡,將放慢3000億美元國債購買計畫至10月底,而市場普遍預計這項非常規援助計畫將於9月份結束,反映聯儲局想逐步撤退,但又未敢退得太大步。ChannelCapitalResearch.com的首席投資策略師Doug Roberts表示,「聯儲局承認,經濟狀況開始改善,但尚未好到我們需要退出購債計畫的程度,人人都擔心聯儲局會在此次會議上宣佈結束購債計畫。」

金融股繼上日回落3.5%後昨日反彈2%,係標普500指數中表現最好的類股,跑贏大市,美國運通升0.9%,美銀升0.5%,摩根大通升2.4%。美國銀行/美林將Allstate Corp評級從「中性」上調至「買入」,股價大漲6.3%。其他表現較好的股份有豪宅建造商Toll Brothers,公司表示三季度淨簽約合同金額出現四年來首次增長,股價大漲14.4%至23.42美元。應用材料則表示新訂單增加和大幅縮減成本,今年至少將實現盈虧相抵,股價升3.3%至13.66美元。梅西百貨(Macy's) 公佈季度業績高於預期,並上調了財測股價攀升6%至16.40美元。

港股美國預托證券全線反彈回升,匯控收報83.99元,比香港收市價高2.5%;中移動收報88.86元,比香港收市價高1.2%,而ADR港比指數報20811點,比香港收高376點。

美股走勢仍強,一跌就彈,維持想上試高位的走勢,聯儲局的聲明亦對股市有利,因為聯儲局預計經濟太好,好快又要加息,佢預計經濟太壞,又會嚇親人,就這種溫和轉好的語調最啱市場口味。美國國債價格在聯儲局宣佈減少在市場回購後回落,儲局回購國債是非常措施,如今是一步步走向正常化,就要睇儲局減少美債後,債價能否頂得住,若美債和美元不致大幅回落,顯示市場對美元資產有番少少信心,金融市場走向正常化的情況就更明顯啦。


陸羽仁 - 金融High Tea:又玩接刀遊戲

港股受美股和內地股市皆跌夾擊,內地開市已經腳軟,恒指跟美國預託證券股價低開,匯控(005)
和中移動(941)急插,恒指低開348點,之後繼續向下,大跌567點至20500點邊緣才找到支持,收窄跌幅,半日險守10天移動平均線,反彈回升,收報20666點,跌407點。午後內地股市跌幅擴大,恒指跟隨內地市再插,開市已跌穿10天線和20500點關口,隨後反覆下滑至接近全日最低位收市。

恒指收報20435點,勁挫638點或3%,期指在現貨收市後反彈,收報20484點,跌564點,比現貨高水49點,成交78383張。國企指數跌332點或2.8%,收報11656點。紅籌指數在中移動和內房股下挫的拖累下,大跌162點或3.7%,收報4256點,跑輸大市。大市成交略為回升至750億元。

兩隻重磅股匯控和中移動承接它們在美國的預託證券跌勢,昨日分別低開2.6%和2.8%,之後逐步下挫,成為拖低大市的主要元兇,合計拖低大市近180點。

內銀股有人低吸

本地地產股更係跌市重災區,恒指地產分類指數下挫3.2%,跌得多過大市,除了今日公佈業績的長實(001)
只跌1.3%之外,其他跌幅都好大,新地(016)、恆地(012)、新世界發展(017)跌約4%;半隻地產股港鐵(066)半年業績達預期上限,股價亦跟隨大市下跌,但跌幅輕微,下跌0.9%。

中環茶友話,港股昨日雖然跌幅不低,但市場並不恐慌,美股杜指上日跌97點,港股上午跌400點左右已經交代,港股上午收市時內地上證綜指跌80幾點。但食完飯返來A股愈跌愈多,滬綜指午後跌勢加劇,香港下午開市時已跌120幾點,所以港股就跟住插,之後更不斷下試低位,收報3112點,大跌152點,跌幅4.7%,創一個月收盤新低。所以港股下午跌多200幾點,主要拜A股急挫所賜,但港股跌到20400點左右就有支持,又唔係插得太兇狠。

茶友話,跌市要留意跌得少的股份,昨日內銀股就唔係跌得勁,工行(1398)
跌1%,收5.27元;建行(939)跌1.7%,收報5.94元;招行(939)跌1.8%,收17.38元;中行(3988)跌2%,收3.72元。當中工行跌得最少,你睇內地工行A股跌3.9%,收4.92元人民幣,跌幅已經少過大市,香港更只跌1.1%,即係話有人開在跌市玩「接刀」遊戲,入市撈底,而工行這些內銀股之前跌得多,家就成為收集對象。

佢話,個市跌開當然不能排除佢再跌,走入去接天上跌下來的飛刀,有一定的風險,但若手上無乜貨者,跌市又唔敢入番少少,將來升市又係得個恨字。

港交所一隻炒股

有讀者問起國航(753)
,我話佢從一個月高位5.4元,跌到家的4.37元,已經跌19%,佢舊年因為航油對沖合約貼現,出現92.5億元鉅額虧損,如今油價反彈,佢應該似國泰(293)那樣,有得回撥,如今航空業主要衰貨運,而客運主要衰頭等和商務客減少,但國航以客運為主,當中頭等客和商務客比例亦較低,受大市影響相對地少,再加上航油成本下降,所以今年業績應會改善,若明年能回復07年的40億元人民幣純利,H股現價只是11.6倍PE,近3.8元,開始有點吸引力,可趁調整分段吸納,入市接刀。

港交所(388)
公佈中期純利跌26%至22億元,係市場預期的下方,每股盈利2.05元,期內總收入跌20%至33.5億元,中期股息按年減26%至1.84元。總資產按半年跌34%至413億元;每股資產淨值升3%至6.99元。股價上日已預先炒上,昨日放榜後下跌3.9%至146元。老實講,論成績港交所唔太吸引,市值1571億,即使估佢好全年賺60億,現價PE都26倍,但呢股市道好就炒憧憬,話香港個市將來可以做到幾大幾大,大家靠估,所以沾此股宜採取投機心態,定位止蝕。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